Monday, June 15, 2015

晴報報導 - 坐定聽書玩得少 幼園學生唔夠醒


Math Monkey一直主張遊戲中學習,營造一個身臨其境的學習環境,利用遊戲為本的活動,以古印度「吠陀數學」法則拆解數學背後的原理,令孩子真正思考,真正的學懂數學。遊戲除了可以加強人際溝通技巧、體能發展、認知發展、情緒智商和語言能力,還可以提升5大腦部能力,即專注力、視覺處理力、記憶力、邏輯推理及思維速度。
當孩子們玩遊戲時,需要運用專注力去收取資訊(遊戲規則)、嘗試視覺化遊戲規則和取勝策略的相互關係、記住那些有用的資訊,最後將要運用邏輯思維並嘗試快速勝出遊戲。當孩子擁有解決問題和取勝的渴望,孩子開始使用不同方式探索答案。興奮驅使他們用各種方式測試以找出最佳的解決方法,不斷測試的過程提升了他們的理解和記憶能力。在不知不覺中,他們自發性並在沒有感到壓力情況下學習。這樣的情況下其實會學得更快和更好。
從報導當中可見,答案能歸四大類的學童都是「遊戲型」,是經過思考及有主見的,這亦證明了遊戲對孩子的幫助是在日常生活中反映出來,是長遠而重要的。今天看到晴報的專題報導,還真有點感慨,一直以來的堅持彷彿終於得到肯定!

坐定聽書玩得少 幼園學生唔夠醒
教育學院研究對比「學術型」及「遊戲型」幼稚園的學生,發現前者不懂解難、遇到問題發呆、「想喊」的情況,較後者多逾三倍。學者指遊戲可訓練兒童的自主性,長遠對學習能力及情操有良好影響,冀家長放手讓子女玩。教育學院幼兒教育學系副教授鄭佩華進行「遊戲與兒童學習及發展的關係」研究,於2013年深入訪問兩間幼稚園共60名四至五歲幼童。當中一半學生來自老師主導的「學術型」幼稚園,每日三分二時間專注於學術,只有少於15分鐘自由活動,學生多「坐定」聽書;即使茶點時傾談,老師亦會示意停止;每日約有一頁功課。

面對困難 16%「學術型」無反應
另一半來自「遊戲型」幼稚園,僅三分一學術時間,每星期有主題活動及大量自由活動,互動機會多,功課量相等於三行生字。兩批學童的家長均為專業人士、經理或管理階層,平均月入三萬至六萬元。研究引用芬蘭一套工具,配合圖片問及16個經常在幼稚園發生的情景,如「遊戲結束,老師要收拾玩具,你唔想執,咁點算?」、「突然被同學笑係肥仔」等;再將兒童答案分類為堅持己見、抽離、參與協商、順應等四大類,餘下的為「無反應」。結果大部分「遊戲型」幼稚園學童的答案都能成功分類,各項比率亦較「學術型」幼稚園學童多。

然而,面對困難而「無反應」的卻以「學術型」佔多(16.7%),較「遊戲型」的3.8%多3.4倍,且男生較女生多。其中面對「朋友突然唔同你玩」最「無反應」,不懂如何面對。鄭佩華指,幼兒先是發呆,再問時開始眼泛淚光,然後答:「唔知點算」,當中只有五名幼童同時說:「我會話畀老師聽」等。

老師常作主 難改善小童應對力
鄭分析,答案能歸四大類的學童,都是經過思考及有主見,反映遊戲有助發展自主性;相反,「學術型」幼稚園事無大小由老師作主,小朋友之間少對話,無機會提升應對力或作不同嘗試。她強調,自主性有助學習,「只要定下目標,就會朝目標發展,不受外來刺激影響!」


假遊戲真學習 影響成長
「遊戲型」幼稚園中的遊戲,亦有真假之分,如以「假遊戲」主導教學,或影響幼兒學習。近年出現不少標榜遊戲中學習的幼稚園,但因着重傳統學習成果,令香港出現獨有的「Eduplay」(教學性遊戲)、「假遊戲」模式,即以遊戲為手段,以達到教學目的。鄭佩華指「假遊戲」往往會以遊戲模式吸引學生,如玩拼字遊戲,既要拼砌出生字,甚至要讀字、造句,「這只是教學模式,而非遊戲!」相反,「真遊戲」讓小朋友自行決定希望進行的事情,而且要有主動參與的成分。如教院是次研究所視察的「遊戲型」學校,在大雨過後,讓小朋友到草地玩耍,當發現草地上有蝸牛,會任由他們將蝸牛拾起、帶返校園,甚至有小朋友在翌日自行帶回飼養的烏龜與蝸牛「賽跑」。

資料來源: http://www.skypost.hk/%E6%B8%AF%E8%81%9E/%E8%A6%81%E8%81%9E/20150615/001/%E5%9D%90%E5%AE%9A%E8%81%BD%E6%9B%B8%E7%8E%A9%E5%BE%97%E5%B0%91%20%E5%B9%BC%E5%9C%92%E5%AD%B8%E7%94%9F%E5%94%94%E5%A4%A0%E9%86%92/180902
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